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 正文

全球简讯:大批一次性耗材重复使用,多名医生、经销商被判刑!

时间 :2023-05-04 18:57:39   来源 : 医械之栈

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用耗材牟利,又一医院被曝光!

近期,据 龙南市政府消息, 龙南市医疗保障局对某定点医疗机构开展检查,发现该医院自2021年10月以来存在 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用耗材 并 按使用次数申报医保基金 的行为。


【资料图】

其医院 外科、妇科手术 42个超声高频外科集成系统超声刀头使用了90次 ,申报医保基金支付的超声高频外科集成系统超声刀头90个(根据当地医疗服务价格规定,一次性医用耗材可以单独收费), 涉及医保基金支出31万元。

据悉,涉案的超声高频外科集成系统超声刀头是行外科手术治疗项目使用的医用耗材,产品包装和使用说明书上均明确为 “一次性使用” 。而这款超声刀头在该医院, 平均每个被重复使用了2次以上。

从通报内容可以看出,该 超声刀头的单价为3444元, 医院重复使用一次,按一次性器材费用收费,从而达成牟利。

重复使用耗材400个,牟利600余万

多名医生、经销商被判刑!

事实上,医疗机构的类似做法并非孤例,直接涉事人员纷纷受到判刑、罚款等处罚。

此前,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深圳流花医院重复使用一次性手术专用耗材的冷冻消融针, 医务人员、耗材经销商双双获刑 。

据悉,医生何某、经销商刘某购买数量不足50支的情况下,为患者共212人次使用了冷冻消融针,收取患者费用的冷冻消融针数量为603支, 总金额近600万元。

一根的价格9000余元的一次性冷冻消融针,平均每个被重复使用的次数 达到了恐怖的12次。

最终,法院判决何某犯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十个月,处罚金人民币120万元 ;被告人刘某犯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八个月 ,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另外,普宁复大医院 结石科负责人及科室主任医生 ,在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 重复使用斑马导线的数量为138条、套石网篮数据为6个, 违规报销医保基金合计157752元, 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普宁复大医院骨1科的负责人兼主治医生, 在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 重复使用射频针的数量为214条, 违规报销医保基金124880元, 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 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尤其是部分本身价值高昂的耗材,是被违规复用的“重灾区”,同时也是讨论的焦点。

一次性耗材复用,可行性有多少?

一次性医用耗材复用问题,是医疗界一个争议了20多年的议题。

推动复用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就是 降低医疗机构成本 。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通过调研发现,包括超声刀头在内的大量一次性耗材,可以在经过严格消毒后重复利用,这 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可以节省大量医保资金。

若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重复使用耗材并非不可行。

在国外,复用也已有先例,比如在 美国有超过25% 的医院重复使用至少一种类型的一次性耗材,目前FDA允许了 100多种不同的一次性耗材进行合法再加工 。 大多数欧洲国家也在重复使用一次性耗材。

尽管如此,国外对于违规重复使一次性耗材的惩治力度仍然相当强悍。

今年1月,美 司法部发布了一则信息,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名医生,在2011-2017年期间 重复使用一次性手术专用设备Entellus XprESS为患者进行手术,从中牟利3248万。 最终,这位医生被判处 最高40年的监禁,以及超过 25 万美元的罚款。

现阶段,中国正在尝试 为一次性耗材的重复使用建立规范 ,步伐非常谨慎。

国家卫健委表态

一次性高值耗材率先“解绑”?

早在2019年,梁益建就提出了部分一次性医用耗材复用的建议, 但同年 国家卫健委确连续三次发文表示:明确严禁复用一次性医用耗材。

到了2021年,国家卫健委的态度有所转变,在国家卫健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780号建议的答复》中,该建议表示将 部分眼科非植入高值手术器械调整出一次性使用器械目录, 并积极配合国家药监局调整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目录, 平衡复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同年,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发布,新版条例指出: 对因设计、生产工艺、消毒灭菌技术等改进后重复使用可以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应当调整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目录,允许重复使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能与正式“解绑”划等号。

首先是在 风险防控 上。提出建议的梁益建在深入研究后也发现,耗材一次性使用好监管, 但严格消毒后重复利用的风险防控较为复杂。

国家卫健委也指出,现阶段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及独立消毒供应中心处于技术逐步成熟的过程,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复用困难,不仅是因为要保证清洗质量, 产品关键性能的确定风险更大,会直接涉及患者安全。

还有 医院在临床选择中的问题 。

有器械厂家人士表示,“一次性产品出了问题导致医疗事故,那责任是厂家的; 复用的产品出了事故,主要责任还将牵涉到医院。 ”这是致使医生们更倾向于使用一次性医用耗材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见,一次性耗材复用,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这其中牵涉到 法规、成本经济、医患关系、院感、消毒 等一系列问题。

就眼下来看, 仅部分一次性高值耗材复用要真正落实,都仍然需要时间。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X 关闭